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的日光温室芹菜生产。
Title:Organic Product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elery Production in Solar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757-2015《有机产品 日光温室芹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日光温室芹菜生产的有机产品技术规范。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下面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产地环境的选择。标准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9630.4的要求,即空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均需达到有机农业的标准。这意味着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必须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土壤未受到农药残留或重金属污染,并且灌溉用水的水质也需符合相关要求。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最终产品的有机品质至关重要。
其次是品种选择与处理。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质品种,并且种子需要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证。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等物理方法,避免使用化学药剂。这一规定旨在保障种子质量的同时,也遵循了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原则。
再者是栽培管理措施。标准强调要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确定适宜的株行距,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同时要求科学施肥,优先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追肥时宜采用液态有机肥,如沼液或沤制的人粪尿,并且要控制用量,防止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芹菜产量并保持其营养价值。
此外,病虫害综合防治也是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释放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安装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入等手段。只有当上述非化学防治措施效果不佳时,才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某些低毒高效的植物源或矿物源农药作为补充手段。这种做法体现了有机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最后关于收获环节,标准规定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及时剔除病虫危害严重的部分。采收后的芹菜应尽快预冷处理,确保新鲜度,并按照不同等级分开包装储存运输,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芹菜的新鲜度和风味,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有机产品 日光温室芹菜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严格规定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