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内鼠类防制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要求和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类场所的鼠类防制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Vector Biocontrol Part 1: Rodent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652.1-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1部分:鼠类防制》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鼠类防制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鼠类防制”、“防制设施”等关键术语。例如,“防制设施”被定义为用于阻止或减少鼠类进入建筑物或其他场所的物理屏障。这一定义强调了设施在预防中的作用,要求在设计和使用时需确保其有效性和耐用性。
2. 环境治理
标准指出,环境治理是鼠类防制的基础。这包括清理垃圾、封堵鼠类可能进入的孔洞、保持食品储存区清洁等措施。特别强调了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以防止鼠类再次侵入。
3. 化学防制
在化学防制方面,标准规定了使用的药物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例如,推荐使用抗凝血剂作为首选药物,并且必须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和投放。此外,还要求在使用化学药物时要有明确的警示标志,避免对人和其他非目标动物造成危害。
4. 物理防制
物理防制手段如捕鼠器的应用也被详细描述。标准建议根据鼠种选择合适的捕鼠工具,并且要定期检查捕获情况,及时更换诱饵或调整位置。同时,捕获到的鼠类应妥善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5. 监测与评估
监测是评价防制效果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定期开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等科学方法来评估防制措施的有效性。如果发现鼠密度未达到预期目标,则需要调整策略直至达标。
6. 培训与管理
对从事鼠类防制工作的人员提出了专业技能要求,强调上岗前应接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防制活动有序开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主要框架及核心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来进行有效的鼠类防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