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交通运输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及技术要求、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交通运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eaner Production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63-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交通运输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该标准构建了包括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在内的综合评价框架。这些指标旨在全面反映交通运输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表现。
#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这部分强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降低能耗。例如:
- 燃油消耗量:要求企业定期监测车辆燃油消耗情况,并设定年度降低目标。
- 设备能效:对于运输工具及设施,需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能效标准。
# 污染物产生指标
关注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尾气排放:所有机动车辆必须符合现行排放限值标准,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料。
- 废弃物处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收集与处置系统,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合法合规的处理。
# 产品指标
涉及服务质量与环保性能:
- 运输时效性:保证货物或乘客按时到达目的地,同时优化路线规划以减少里程数。
- 绿色包装:提倡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包装物,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频率。
# 环境管理要求
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 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清洁生产计划,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责范围。
-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节能减排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活动。
- 信息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开企业的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具体措施,还包含了组织架构上的指导方针。它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从事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运输业务的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