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非工业用能单位能源管控中心的建设原则、功能要求、系统架构、技术要求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非工业用能单位能源管控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r Energy Management Center of Non-Industrial Energy-consuming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56-2015非工业用能单位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指南》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指导非工业用能单位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能源管控中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能源管控中心的基本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能源管控中心应具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应急响应等功能。这意味着能源管控中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收集装置,而是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做出及时有效的管理决策。
其次,关于能源管控系统的功能需求,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获取各种能源消耗数据并进行整理;二是能源平衡与优化,通过优化算法实现能源使用的最优化配置;三是能源绩效评估,定期评估能源使用效率,找出改进空间;四是节能潜力分析,识别潜在的节能机会;五是异常情况报警,当发现能源使用异常时应及时发出警报;六是能源统计报表生成,为管理层提供详细的能源使用报告。
此外,对于能源管控中心的技术要求,标准提出了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两方面的具体规定。在硬件设施上,要求配备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必要的存储设备等,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在软件平台上,则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工具以及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以提高操作便捷性和信息展示效果。
最后,在能源管控中心的运行维护方面,标准也给出了明确指引。这包括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安全规范等;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实施严格的巡检制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并且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快速响应各类突发状况。
综上所述,《DB11/T 1256-2015非工业用能单位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指南》为非工业用能单位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框架,帮助其构建高效可靠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