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建筑工程的验收要求、验收程序和验收内容,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绿色建筑工程的验收。
Title:Code for Acceptance of Green Build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15-2015《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绿色建筑工程验收的基本要求和技术内容。以下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建筑节能工程
4.1.1 条文: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解读:本条强调了建筑围护结构如墙体、屋面等的热工性能需达到设计标准。施工单位需要确保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符合节能设计的要求,并且在验收时提交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证明。
4.2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工程
4.2.1 条文:室内空气质量应满足GB 50325的规定,且应在工程竣工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解读:此条规定了室内空气污染物质浓度限值应遵循国家标准GB 50325的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在项目完工之前,必须对室内的甲醛、苯、氨、氡等有害气体含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5.1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工程
5.1.1 条文:节水设备及器具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解读:这一条款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节约用水。它要求所有用于节约用水的设施如节水龙头、淋浴器等不仅要按照图纸正确安装,而且要能够正常使用。此外,在验收过程中还需检查这些装置是否真正起到了减少浪费的作用。
6.1 室外环境质量评价
6.1.1 条文:室外噪声水平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解读:为了保障居住者的舒适度与健康,该部分特别提出了关于噪声管理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污染,同时也要注意周边环境中的背景噪声状况。如果发现超标情况,则需要及时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涉及到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监督等多个方面。总之,《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促进我国建筑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