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医疗机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指标要求、计算方法及评级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医疗机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ean Produc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医疗机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11/T 1259-2015)是北京市为推动医疗机构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资源利用指标
1. 能源消耗:医疗机构应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具体要求为每床日的综合能耗不超过规定的限额值。这不仅包括电力消耗还涵盖热力、燃气等其他形式的能源使用。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效率、加强日常管理以及采用节能技术改造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二、污染物产生指标
1. 废水排放:规定了医疗废水处理后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等不得超过特定数值。医疗机构需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并定期监测出水水质确保达标排放。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
三、环境管理指标
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持续改进环境绩效。这意味着医院需要从组织架构上明确环保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环境方针目标计划,并对全体员工开展培训以增强环保意识。
2.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强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实行严格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对于一般性办公垃圾也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最终填埋量。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清洁生产框架体系,旨在指导医疗机构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