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公园数据元的定义、设计原则、编码规则及数据交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公园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标准化和数据交换。
Title:Park Data Elements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98-2015公园数据元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5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公园管理中所需数据元的定义、标识符、表示格式等内容,为公园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依据。
标准中重要的数据元包括:
1. 公园基本信息:如公园名称、地址、面积等。其中公园名称应采用规范汉字书写,长度不超过50个字符;地址应包含省市区县及具体街道门牌号;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2. 设施信息:如厕所、座椅、垃圾桶等。每个设施需记录其位置坐标(经纬度)、类型、数量等属性。位置坐标精度要求达到小数点后六位。
3. 植被信息:包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等。植物种类需使用正式学名,数量以株为单位记录,分布区域用矢量图层表示。
4. 环境监测数据: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这些数据需要按照时间序列记录,并标注采集设备编号和校准日期。
5. 安全管理数据:如监控摄像头位置、报警装置状态等。监控摄像头需记录安装高度、视角范围等参数。
6. 游客服务信息:如开放时间、票价、停车场容量等。开放时间需精确到小时,票价需标明是否含特殊人群优惠。
7. 应急预案信息: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启动条件、处置流程等。应急预案编号需唯一且易于识别。
标准还对数据元的表示格式提出了要求,如字符串型数据最大长度限制、数值型数据的小数位数限制等。此外,明确了数据元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设施信息与植被信息可能通过空间位置建立联系。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各类城市公园的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交换,对于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