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城镇排水设施的保护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地下工程施工中对城镇排水设施的保护。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Protection of Urban Drainage Facilitie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76-2015《地下工程建设中城镇排水设施保护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城镇排水设施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一般规定
本规程强调了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施工单位需收集施工现场及周边的排水设施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管道材质、管径、埋深等信息。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这一条旨在确保施工方充分了解现场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对排水设施造成损害。
4.2 施工准备
根据第4.2条的规定,在正式开工之前,必须完成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设置围挡隔离保护区域、安装监控设备以及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值守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任何异常状况,并及时作出反应以避免事故发生。
5.1 开挖作业
对于开挖作业而言,规程明确指出应当采用分段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每一段长度不宜超过20米,并且要保证回填夯实后再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因一次性大规模挖掘而导致的土体失稳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下方的排水管网不受破坏。
6.3 监测与维护
规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持续开展监测活动。一旦发现有影响到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调整支护结构参数或者加强防水处理等。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已完工部分的质量状况,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
以上只是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执行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加深对该标准的理解并正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