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育秧盘播种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机械方式完成水稻育秧盘播种作业的播种机的质量评价。
Title:Rice Seedling Tray Seeder Qual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415-2015水稻育秧盘播种机质量评价规范》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15年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水稻育秧盘播种机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明确了播种机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等。例如,播种机的各个部件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整机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或噪音;各紧固件齐全且紧固良好。这些基本要求确保了播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2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是衡量播种机质量的关键因素。标准中对播种量均匀度、播种深度一致性、种子覆盖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播种量均匀度要求达到95%以上,意味着每行播种的数量差异不能过大,以保证秧苗生长整齐。播种深度一致性则要求偏差不超过±0.5毫米,这对于水稻育秧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播种深度会影响出苗率和幼苗健康状况。种子覆盖质量要求种子被土壤充分覆盖但不压实,以便种子能够顺利发芽。
4.3 安全性
安全性是任何农业机械都必须重视的方面。标准中强调了播种机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伤害。此外,还要求播种机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急停开关等,并且所有外露的旋转部件都应有保护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4.4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播种机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为了提高可靠性,标准建议采用高质量材料制造关键零部件,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还要求生产厂家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支持服务,帮助用户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设备。通过增强可靠性,可以延长播种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5.1 试验方法
为了验证播种机是否符合上述各项要求,标准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称重法来检测播种量均匀度;利用专用仪器测量播种深度的一致性;借助显微镜观察种子覆盖情况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为客观评估播种机性能提供了依据。
总之,《DB22/T 2415-2015水稻育秧盘播种机质量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水稻育秧盘播种机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