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院手术部(室)的管理要求、人员管理、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感染控制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各级各类医院手术部(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Hospital Operating Departments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404-2015《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医院手术部的管理工作,保障手术安全和医疗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手术部环境管理
根据标准第5.1条,手术部应保持清洁、无菌状态。具体要求包括: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需达到ISO 14644-1规定的至少5级标准;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应采用易于清洁且不产尘的材料;手术室内的温湿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温度21℃~25℃,相对湿度30%~60%。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感染风险,确保手术环境的安全性。
二、人员管理
标准第5.2条强调了对手术人员的严格管理。要求所有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无菌手术衣、帽、口罩等防护用品,并进行手卫生处理。此外,非手术相关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出手术室,以防止交叉污染。这一规定有助于维护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降低感染几率。
三、设备与器械管理
第5.3条规定了手术设备和器械的管理要求。手术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销毁或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则需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程序后方可再次使用。这不仅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也避免了因器械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
四、手术流程管理
标准第5.4条明确了手术流程管理的具体内容。要求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操作准确无误;术后需及时清理现场,妥善保存病理标本,并做好术后护理记录。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权益。
五、应急处置
第5.5条提出了应急处置的相关要求。手术部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全体医护人员应迅速响应,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这种预防性措施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医院手术部的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医疗机构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