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亲鱼选择与孵化、幼鱼培育、日常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苏大马哈鱼苗种的人工培育及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asu Salmon F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80-2015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部分,标准要求培育场地应选择在水质清澈、无污染且水流平稳的水域。水温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6℃至1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马苏大马哈鱼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较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及存活率。
其次,在饵料投喂方面,标准指出幼苗期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随着鱼苗的成长逐渐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比例。初期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5%-10%,后期可调整至2%-5%。这样做既能保证鱼苗获得足够的营养,又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再者,关于日常管理,标准强调要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并保持适当的换水量。同时,还需定期检查鱼苗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此外,还需做好防逃设施维护工作,确保养殖安全。
最后,在放流前准备阶段,标准建议提前一个月停止投喂,让鱼体消化道内食物完全排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因呕吐而引起的压力反应,提高放流后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DB22/T 2380-2015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从环境设置、饵料供给、日常管理和放流准备四个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工作,对于促进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