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接收与转递、档案整理与保管、档案利用与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ersonnel Files of Mobile Person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范》(DB42/T 1123-2015)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定义,即是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辞职辞退、取消录(聘)用或被开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人事档案。这一定义界定了适用人群范围,确保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在档案材料收集方面,标准要求档案材料应真实、完整、准确、规范,并且要及时归档。例如,对于新接收的档案材料,应在收到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审核和归档工作。这有助于保证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后续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再者,关于档案的安全保管,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档案库房需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功能,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同时,要建立严格的查阅、借阅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查阅或复制档案内容。这些规定有效保障了档案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电子化管理和查询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但同时也指出,在开展电子档案管理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规定,确保数据安全。
最后,标准还涉及到了档案转递的相关流程。当流动人员发生工作调动等情况需要转移档案时,原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档案移交给新的接收单位。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档案材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遗失或损坏现象。
综上所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范》通过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