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掌盆花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苗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红掌盆花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Potted Anthurium as Ornamental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红掌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其盆花在设施栽培中的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DB42/T 1117-2015《观赏花卉 红掌盆花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对红掌的设施栽培从环境条件到具体管理措施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1. 温度控制
- 标准规定,红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白天20℃~30℃,夜间18℃~20℃。这是因为红掌属于热带植物,对温度变化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采取遮阳降温措施,而在冬季则要注意保温防寒。
2. 光照强度
- 光照强度应保持在10000~20000勒克斯范围内。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但强光直射可能导致叶片灼伤,因此建议使用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强度。
二、栽培管理
1. 基质选择与配制
- 基质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推荐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基质。这样的基质既能满足红掌根系呼吸的需求,又能有效保留水分,避免因缺水或积水导致的生长问题。
2. 水分管理
- 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后再进行浇水,并且要浇透。过多的水分容易造成烂根现象,而过少则会导致植株脱水萎蔫。特别是在开花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
3. 施肥方案
- 生长期每两周施一次稀释后的液体肥料,主要成分包括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开花前期可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花芽分化和花朵质量。施肥时应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叶片,以免烧伤叶片组织。
三、病虫害防治
1. 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 主要有灰霉病、叶斑病等。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隔离处理。可以通过喷洒杀菌剂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改善通风条件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
2. 虫害监控与治理
- 注意观察是否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出现。如果发现少量虫害可用人工捕捉方法清除;当虫害较为严重时,则需要采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雾处理。
通过以上这些详细的解读可以看出,《观赏花卉 红掌盆花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栽培指导,还强调了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