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白蛾的防治原则、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美国白蛾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American White Moth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36-2015《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有效防控美国白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测与预警
标准指出,应在每年4月至10月期间开展美国白蛾的监测工作。具体要求包括:在每个县(市、区)设置不少于5个固定监测点,并采用性诱剂诱捕器等工具进行定期巡查。一旦发现成虫数量异常增加或幼虫危害严重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强调人工摘除卵块和网幕的重要性。要求在春季幼虫孵化前,彻底清除树冠上的卵块;对于已经形成网幕的幼虫群落,应及时剪除并集中销毁。此外,还提倡使用高压水枪冲洗低矮树枝上的虫体,以减少虫口密度。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部分明确了用药原则及方法。规定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如阿维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施药时需注意避开蜜蜂授粉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溶液。飞机喷洒作业时,相邻地块间要保持至少100米的安全间隔带。
四、生物防治
推广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控制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建议释放周氏啮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来抑制美国白蛾种群增长。同时鼓励种植驱避植物如紫苏、薄荷等作为辅助手段,营造不利于害虫生存的小环境。
五、综合管理
强调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疫情动态,指导群众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并且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补植补造受损林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抗逆能力。
以上内容基于DB22/T 2336-2015标准提炼而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