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波罗植苗造林的术语和定义、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准备、植苗技术和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黄波罗的人工植苗造林。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and Forestation of Yellow Popla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32-2015黄波罗植苗造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黄波罗苗木的培育与造林提供了规范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1-2年生的壮苗,苗高需达到4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5厘米。苗木根系要完整,无病虫害且无机械损伤。在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浸泡处理,一般浸泡时间为24小时,以提高成活率。
整地与栽植
整地时应做到深耕细作,清除杂草和石块,确保土壤疏松肥沃。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过深易导致闷根,过浅则易受冻害。栽植后要及时踩实土壤并浇透定根水。
抚育管理
造林后的第一年内,每年至少进行三次抚育工作,包括除草、松土和施肥。施肥宜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按每株200克左右施用。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验收
造林完成后三个月内要进行全面检查,成活率需达到85%以上。对于未成活的苗木应及时补植,保证林地覆盖率。此外还需记录造林面积、苗木数量等信息,建立档案以便后续管理。
以上内容基于标准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黄波罗植苗造林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