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苁蓉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亲本选择、花期管理、授粉技术、种子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肉苁蓉种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istanche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苁蓉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障药材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DB64/T 1085-2015《肉苁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为肉苁蓉种子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一、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规定了肉苁蓉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标准引用了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肉苁蓉种子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术语,如“肉苁蓉”是指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包括管花肉苁蓉和梭砂贝母寄主植物等。这些术语的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确保技术交流和实施的一致性。
三、产地环境要求
肉苁蓉种子生产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轻壤土,pH值以7.5-8.5为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标准。
四、品种选择
生产上应选用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如“宁苁1号”、“宁苁2号”等。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4的规定,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
五、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0000kg-45000kg。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30cm-40cm,株距20cm-30cm,播种深度3cm-5cm,播种后覆土压实并浇水。
六、田间管理
苗期要注意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每次追肥量不宜过多,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开花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摘除病叶病枝,减少病原传播。后期要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干旱影响种子质量。
七、病虫害防治
肉苁蓉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时应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GB/T 8321的要求,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八、采收与加工
种子成熟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当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避免损伤植株,采收后要及时晾晒,去除杂质,达到种子干燥的标准后入库保存。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8%-10%之间,贮藏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65%。
九、检验方法
种子质量检验应按照GB/T 3543的规定执行,包括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鉴定等项目。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为种子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
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藏
种子包装材料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包装袋上应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净含量、质量等级等信息。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潮、受热、挤压,装卸时要轻拿轻放。贮藏场所应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和有害物质。
总之,DB64/T 1085-2015《肉苁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为提高肉苁蓉种子质量和产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标准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提高肉苁蓉种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