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南红山茶籽和怒江山茶籽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西南红山茶籽和怒江山茶籽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检验。
Title:Southwest Red Camellia Seeds and Nujiang Camellia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018-2015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西南红山茶籽和怒江山茶籽的产地环境、种质要求、栽培技术、采收与处理等。以下为标准中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1. 海拔高度:西南红山茶籽产地海拔应在600m至2000m之间,怒江山茶籽产地海拔应在1200m至2400m之间。
解析:海拔高度影响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适宜的海拔范围能保证茶籽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质要求
1.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应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0%,发芽率不低于75%。
解析: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幼苗的健壮程度。高纯度和净度可减少病虫害传播,提高成活率。
三、栽培技术
1. 栽植密度:西南红山茶籽每公顷栽植株数不应少于1650株,怒江山茶籽每公顷栽植株数不应少于1350株。
解析:合理的栽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2. 施肥管理:每年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吨,氮磷钾比例为1:1:1。
解析:科学施肥能够满足茶籽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平衡施肥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采收与处理
1. 采收时间:西南红山茶籽应在果实自然开裂后及时采收,怒江山茶籽应在霜降前后采收。
解析:适时采收可以保证种子成熟度,避免因过早或过晚采收而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
2. 处理方法:采收后的种子应及时晾晒,含水量降至10%以下时入库保存。
解析:正确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防止种子霉变,延长保存期限,为后续加工提供良好原料。
以上内容为DB52/T 1018-2015标准中关于西南红山茶籽和怒江山茶籽的关键规定及其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