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种质资源圃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规划设计、栽植技术、管理措施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油茶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Germplasm Resource Nurs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025-2015《油茶种质资源圃建设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茶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4.1.1
内容:种质资源圃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区域。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交通便利可以确保种质材料的运输和研究人员的工作便捷;地势平坦有助于机械化操作和减少水土流失;土壤肥沃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则是保证油茶生长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
栽培管理
条文:6.3.1
内容:定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
解读:苗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种质资源圃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严格的筛选过程,可以有效避免引入携带病虫害的苗木,从而保护整个种质资源圃的安全。
病虫害防治
条文:7.2.1
内容: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方法。
解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更全面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种质资源圃的长期稳定。
数据记录与管理
条文:8.1.1
内容: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种质资源的来源、生长情况及繁殖信息。
解读:数据记录是种质资源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的档案记录不仅有助于跟踪种质资源的变化,也为后续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支持。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款的解读,它们共同构成了油茶种质资源圃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指导,对于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