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石阡苔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管理、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规定批准保护的石阡苔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hiqian Moss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DB52/T 532-2015)是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石阡苔茶的生产、加工及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石阡苔茶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管理、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传统方式生产的石阡苔茶。
自然环境
石阡苔茶的产地需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境内,这里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为16.2℃,无霜期长达290天,降水量丰富且分布均匀,土壤以黄壤为主,pH值适中,富含有机质。这些自然条件为石阡苔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基础。
栽培管理
标准强调了茶园建设的重要性,要求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并采取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对于肥料使用有严格规定,提倡施用有机肥,限制化肥用量,确保茶叶品质不受污染。
加工工艺
石阡苔茶的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其中,萎凋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避免过度或不足;揉捻时要掌握力度,保证茶叶形状完整;发酵则需根据季节调整时间长短;最后通过低温慢火烘干,使成品茶保持其特有的香气和色泽。
质量要求
成品石阡苔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 感官指标:外形匀整美观,汤色明亮清澈,滋味醇厚回甘,香气浓郁持久;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水浸出物≥36%;
- 卫生指标:铅含量≤5mg/kg,六六六残留量≤0.2mg/kg,滴滴涕残留量≤0.2mg/kg。
检验规则
每批产品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查,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发现不合格项目,则需重新取样复检直至合格为止。
包装与贮存
包装材料应当安全环保,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贮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远离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变质。此外,还应注意防虫害措施,延长保质期限。
以上就是对《地理标志产品 石阡苔茶》(DB52/T 532-2015) 中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