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湄潭翠芽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场所及设备要求、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检验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湄潭翠芽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Meitan Cuiya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湄潭翠芽是贵州名优绿茶的代表之一,其加工技术规程在DB52/T 1002-2015中有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鲜叶采摘部分,标准要求采摘时间为清明至谷雨期间,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这样的标准既能确保嫩度又能兼顾产量。同时,强调了采摘时应做到“三不采”,即不采病虫害叶、不采雨水叶、不采紫芽叶,这有助于提升成品茶的质量。
其次,在萎凋环节,标准指出萎凋时间一般为4至6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萎凋过程中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萎凋适度的标准是鲜叶失重率约为10%-15%,此时叶片柔软,青草气减弱,香气显现。
杀青阶段是决定湄潭翠芽品质的关键步骤。标准规定杀青温度控制在180℃至220℃之间,时间为3至5分钟。杀青时需注意投叶量适中,使每片叶子都能均匀受热。通过杀青,可以破坏酶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保持茶叶绿色,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揉捻工序则需掌握好力度与时间。标准建议采用轻-重-轻的方式进行揉捻,总时间为40分钟左右。揉捻后的茶叶应呈现条索紧结、卷曲成条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后续的干燥过程。
干燥过程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设定在80℃至100℃,时间为15至20分钟;足干温度降低至50℃至70℃,直至含水量降至5%左右。此过程不仅进一步固定了茶叶形状,还提高了茶叶的耐贮藏性。
此外,标准还对包装提出了要求,强调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并且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潮气侵入影响茶叶品质。
以上是对DB52/T 1002-2015中部分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了解湄潭翠芽茶的加工技术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