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从事食品、饮用水、化妆品、公共场所等特定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需要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及相关医疗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ve Health Examination of Practitioners (DB12T 591-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591-2015《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食品、药品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这项标准对于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以及直接接触药品工作的人员。这确保了所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工作人员都纳入了管理范围。
健康检查项目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需要进行的健康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肝功能、肠道致病菌携带情况、皮肤病检查等。这些项目的设置旨在全面评估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防止因个人健康问题导致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检查周期
根据标准要求,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健康检查。这种定期检查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隐患,从而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结果判定与处理
对于健康检查结果,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判定标准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若发现患有某些特定疾病或存在传染风险的情况,则应立即停止相关岗位的工作,并按照规定程序接受治疗直至康复后再上岗。
记录保存
此外,还强调了对每次健康检查记录的妥善保存工作,以便于后续追踪管理和数据分析使用。这对于建立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档案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检查内容到具体操作流程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而且特别注重实际执行效果,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