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鞍带石斑鱼工厂化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鞍带石斑鱼的工厂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ctory-based Culture of Humpback Grouper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鞍带石斑鱼是一种名贵的海水鱼类,其工厂化养殖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DB46/T 336-2015《鞍带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为鞍带石斑鱼的养殖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水质管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养殖用水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并要求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溶解氧是影响鞍带石斑鱼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保持在5mg/L以上。氨氮和亚硝酸盐则需要控制在较低水平,通常分别不超过0.2mg/L和0.02mg/L。通过合理的水处理系统设计,如生物过滤器的应用,可以有效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饲料投喂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方式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标准推荐使用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的配合饲料,并根据鱼体大小调整投饵量。每日分多次投喂,确保饲料能够被充分摄取,避免浪费造成污染。同时,还需注意饲料的新鲜度,防止因变质导致疾病的发生。
病害防控
病害防控是保障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包括定期消毒池塘或养殖设施、合理安排放养密度以及及时清除病死鱼等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此外,还提倡建立健康档案制度,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及处理过程,以便追踪问题根源。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几点外,标准还对养殖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要求,比如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以支持增氧设备正常运转;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敌害侵入;以及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保证整个养殖体系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鞍带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开展这项高附加值的水产养殖活动。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更能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