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药品信息代码的结构、编码规则及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过程中对药品信息代码的编制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harmaceutical Information C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39-2015《药品信息代码规范》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药品的信息编码提供统一的标准。这项标准对于确保药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药品信息代码”的概念,即用于唯一标识药品相关信息的一组字符或数字。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了所有参与方在使用此代码时有共同的理解。
编码原则
编码应具备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简明性。其中,唯一性是核心要求,意味着每个药品的信息代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则强调即使药品属性发生变化,其编码也不应轻易改变,除非必要。可扩展性是为了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而简明性则是为了便于实际应用中的操作。
编码结构
药品信息代码由特定的字符集组成,包括大写字母(A-Z)、阿拉伯数字(0-9)以及特殊符号等。具体的编码格式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长度限制、分隔符使用等。这些细节规定有助于提高代码的标准化程度,减少因格式不一致导致的误解或错误。
应用示例
以某类药品为例,其基本信息可能包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根据标准的要求,这些信息会被转化为符合规定的代码形式,并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等多个环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药品信息代码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在促进药品信息化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上述关键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该标准,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