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唇鱼人工繁育的场地选择、亲鱼培育、催产孵化、苗种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光唇鱼的人工繁育和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Hemibarbus labe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411-2015光唇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光唇鱼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亲鱼培育方面,标准指出亲鱼应来源于无污染水域且健康无病,雌雄比例为1:1至1:1.5。亲鱼池面积宜在200平方米以上,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并需配备增氧设备。
关于繁殖季节,标准明确指出繁殖期为每年的4月至6月。在此期间,亲鱼需加强营养投喂,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5%,并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在人工催产环节,标准推荐使用LRH-A2作为催产剂。雌鱼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8微克至10微克,雄鱼剂量减半。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8小时至10小时,第二次注射后10小时至12小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对于孵化管理,标准强调孵化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和消毒处理,水温控制在18℃至25℃之间。孵化过程中要保持水流平稳,避免水流冲击导致受精卵粘连。
这些内容构成了光唇鱼人工繁育的核心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成功率。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