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地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388-2015《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标准》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规范化施工管理”的概念,即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这一定义强调了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制度化和标准化。
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标准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标牌,包括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等。这些标牌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的透明度,还能够增强公众对工程质量的信任感。此外,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有序,材料堆放整齐,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标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施工现场应当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标准指出,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或降低施工标准。对于隐蔽工程,必须经过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或封闭。
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水利工程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标准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夜间作业,避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保护水体资源不受污染。
以上是对DB34/T 2388-2015中几个重要方面的简要解读。该标准旨在通过明确各项具体要求,促进全省范围内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