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禽类屠宰厂(场)的选址、厂区布局、建筑与结构、工艺布局、卫生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禽类屠宰厂(场)。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oultry Slaughter Plants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11-2015 禽类屠宰厂(场)建设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性标准,对禽类屠宰厂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第4.1条:厂区应远离有害气体、烟尘、粉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50米以上。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外部环境污染对禽类产品造成影响。特别是要远离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工厂或设施,确保空气质量和生产环境安全。
二、卫生要求
第6.1条:厂区应设置废弃物暂存设施,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防止腐败变质。
解读:保持厂区清洁卫生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基础。废弃物如果长时间存放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必须及时处理。
三、工艺流程
第7.2条:屠宰加工应遵循“活禽进场→检疫检验→致昏→放血→脱毛→开膛取内脏→冲洗→冷却→分割包装”的工艺流程。
解读: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安全。
四、设备设施
第8.1条:应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屠宰、分割、冷藏等生产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
解读:良好的设备是保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前提。定期维护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率。
五、人员管理
第9.1条:从业人员须持有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解读:人的健康管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疾病携带者,防止病菌传播。
六、检验检测
第10.1条:应建立完善的检验检测体系,对原料及成品进行微生物、理化指标等项目的全面检测。
解读: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出厂产品的安全性与合格性。
以上条款涵盖了从选址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保障禽类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