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麦连作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稻麦连作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生产实践。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Straw Returning of Wheat in Rice-Wheat Rotatio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340-2015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稻麦连作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稻麦连作区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作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作物范围。
二、术语和定义
1.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指将小麦收获后留存在田间的全部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地表或翻埋于土壤中。
2. 秸秆粉碎长度:指秸秆经机械处理后的平均长度,标准要求不超过10cm。
三、作业条件
1. 土壤湿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30%,过湿或过干均会影响作业效果。
2. 田块准备: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杂物,保持田面平整。
四、作业步骤
1. 收获与粉碎:联合收割机需配备秸秆粉碎装置,确保秸秆粉碎彻底且均匀。
2. 旋耕灭茬:使用旋耕机将粉碎后的秸秆翻入土层,深度应在15-20cm之间。
3. 耙耢整平:作业后应进行耙耢,使田面达到平整状态,有利于后续播种。
五、注意事项
1. 施肥配合:秸秆还田时应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以弥补微生物分解秸秆所需的氮素消耗。
2. 病虫害防控:注意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
3. 观测记录:每次作业后应做好相关数据记录,便于总结经验和技术改进。
六、安全要求
1. 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2. 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农机安全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以上内容为DB34/T 2340-2015的主要条款解读,旨在指导稻麦连作区开展高效、环保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