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梨鲜果的质量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早熟梨鲜果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质量评定。
Title:Quality Grading Specifications for Early Ripening Pear Fresh Fr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95-2015 早熟梨鲜果质量分级规范》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早熟梨鲜果的质量分级。这项标准对早熟梨的外观、内在品质以及卫生指标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质量评判依据。
首先,关于早熟梨鲜果的外观要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果实的形状应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不允许有明显的畸形。果面应当光滑洁净,没有机械伤痕、病虫害痕迹以及日灼等不良现象。同时,果实的颜色需要均匀一致,通常呈现黄绿色或金黄色,具体颜色可以根据品种特性有所调整。这些外观条件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是质量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内在品质方面,标准强调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一定数值,这一指标反映了果实的甜度水平。此外,酸度也是一个关键考量因素,过高的酸度会降低口感的愉悦度。对于早熟梨而言,其硬度也需达到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再者,卫生安全同样不容忽视。标准要求早熟梨不得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残留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最后,根据上述各项指标,早熟梨被划分为不同等级。高等级的产品不仅在外形上更为完美,在内在品质上也更加优越。这种分级制度有助于市场上的优质产品获得更高的评价,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早熟梨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