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皖北地区夏玉米简化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皖北地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和生产管理。
Title:Simplifie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Corn in Northern Anhui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62-2014《皖北地区夏玉米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皖北地区采用科学合理的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且具有较高抗逆性和丰产性的品种。种子纯度需达到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9%。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病斑粒、虫蛀粒及杂质,并建议使用包衣种子以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2. 播种时间与密度
播种时间应在小麦收获后立即进行,确保在6月上旬完成播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万至7.5万株,具体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平。对于肥沃土地可适当降低密度,而贫瘠地块则可增加密度以充分利用资源。
3.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中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施用,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5:0.5左右。拔节期需追施适量氮肥促进穗分化,大喇叭口期再次追肥以满足果穗发育需求。同时注意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植株生长状况。
4. 病虫害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害如玉米螟、粘虫等,提倡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措施包括设置性诱剂捕杀成虫、人工摘除受害叶片等;化学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在最佳防治时期喷洒,避免多次重复用药造成环境污染。
5. 收获
当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则可能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使水分含量降至安全储存标准(一般不超过14%)。
以上内容基于DB34/T 2262-2014标准,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农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