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中基础数据元的定义、结构和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
Title:Toll Road Network Charging System - Part 2: Basic Data Elements and Coding R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5.2-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2部分:基础数据元和编码规则》是一项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中的数据元定义及编码规则。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数据元的定义与分类
标准明确了数据元是指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用来表示特定含义的数据单元。数据元被分为基本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两大类。基本数据元是最小的信息单位,而复合数据元则是由多个基本数据元组合而成的更复杂的信息单元。例如,在收费系统中,车牌号码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数据元,而车辆通行记录则可能包含时间、地点、车型等多个基本数据元构成的复合数据元。
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是确保数据元在不同系统间能够正确传输和理解的关键部分。标准规定了采用国际通用的ASCII字符集作为编码的基础,并要求所有数据元均需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码。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于敏感信息如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密传输、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数据元的具体示例
以“车辆类型”为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编码值及其对应的描述:
- 编码值为“01”,表示小型客车;
- 编码值为“02”,表示大型货车;
- 编码值为“03”,表示特种车辆。
这种明确且标准化的编码方式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因误解或歧义导致的操作错误。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建议各相关单位首先完成内部现有系统的梳理工作,识别出需要遵循此标准改造的部分;其次,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标准内容;最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1/T 1165.2-2015》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而且强调了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步骤,这对于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