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伊犁马(乳用型)选育的技术要求、选育程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伊犁马(乳用型)的选育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ction of Yili Horses (Dairy Ty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712-2015 伊犁马(乳用型)选育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伊犁马(乳用型)的科学选育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来源与特性
标准中明确指出,伊犁马(乳用型)是以当地优良的地方马种为基础,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乳用型马匹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产奶量高等特点。其中特别强调了其产奶性能,要求成年母马的日均产奶量不低于4升,并且乳脂率在7%以上。
二、选育目标
选育目标是建立一个遗传基础广泛、生产性能优良、抗逆性强的伊犁马(乳用型)群体。具体指标包括:成年公马体重达到450公斤以上,母马体重380公斤以上;周岁马生长速度达到日增重1.2公斤以上;繁殖性能方面,母马繁殖率达到85%以上等。
三、选种方法
标准规定采用个体表型选择与系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种。要求对候选马匹进行全面的体质外貌评定,主要包括体高、体长、胸围、肢势等指标。同时还要结合系谱信息,对候选马匹的亲代及祖代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估。对于首次参加选种的马匹,需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期,期间记录其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产性能等数据。
四、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详细的营养需求和饲养方式。要求根据马匹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均衡供应。特别是在泌乳期,要增加优质牧草和精料的比例,以满足母马高产奶的需求。此外还强调了饮水质量和卫生条件的重要性,要求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并定期清理圈舍,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五、疾病防控
为了保障伊犁马(乳用型)的健康,标准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建立健全免疫档案,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防止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常见病如寄生虫感染、蹄病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必要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治疗。
六、繁殖管理
繁殖管理是保证伊犁马(乳用型)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标准建议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效率,同时严格挑选种公马,确保后代的质量。母马的妊娠期一般为330天左右,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营养供给和健康管理,避免流产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产后也要给予适当的护理,促进母马尽快恢复体力并开始泌乳。
综上所述,《DB65/T 3712-2015 伊犁马(乳用型)选育技术规程》从品种特性、选育目标、选种方法、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繁殖管理等多个方面给出了系统的指导,为推动伊犁马(乳用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