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的基本要求、鉴定程序、检查内容与方法、评级标准及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既有房屋结构的综合安全性鉴定。
Title:Comprehensive Safety Appraisal Standard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8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DB11/637-2015)是北京市针对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制定的地方性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鉴定程序。标准要求鉴定工作应包括初步调查、详细检查、检测与验算以及评定四个阶段。初步调查需收集建筑物的历史资料和使用情况;详细检查则要对结构构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外观检查;检测与验算部分需要对关键部位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测,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构现状;最后评定阶段要根据上述结果给出明确的安全等级。
其次,在材料性能检测方面,标准明确了混凝土强度、钢筋锈蚀程度等重要参数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于混凝土强度检测推荐采用回弹法或超声波法,而钢筋锈蚀检测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实现。这些检测手段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技术可行性,还需兼顾经济性和效率。
再者,关于结构承载力验算,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当验算发现实际承载能力低于设计值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地震区房屋抗震性能评估的重要性,要求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进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静力或动力分析。
最后,在安全评定中,标准将房屋划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表示结构完整无损,可以正常使用;B级意味着存在一定缺陷但不影响整体安全;而C级则表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立即整改或停止使用。
以上是对DB11 637-2015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