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耕地土壤肥力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点布设、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耕地土壤肥力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Arable Land Soil Fert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耕地土壤肥力监测技术规程》(DB22/T 2283-2015)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耕地土壤肥力监测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土壤样品采集:该规程强调了土壤样品采集的重要性,要求在每个监测点随机采集不少于5个样点的混合土样。采样深度通常为0至20厘米,这是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区域,对肥力状况具有代表性。
2. 监测频率与时间: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土壤肥力监测,分别在春季耕作前和秋季收获后。这样的监测频率可以全面反映耕作周期内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
3. 土壤养分测定:规程指出需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能力,对于合理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要求将监测数据整理成图表形式,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数据变化,可以评估土壤肥力改善或退化的程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5. 结果应用:强调监测结果应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比如指导农民调整肥料施用量、优化种植结构等。同时建议建立长期监测网络,持续跟踪耕地土壤质量动态。
以上内容体现了本规程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