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锅炉表面散热损失红外热像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条件、测试仪器、测试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额定蒸发量不大于65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不大于46MW的热水锅炉表面散热损失的测定。
Title:Test Method for Surface Heat Loss of Industrial Boilers by Infrared Therm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锅炉表面散热损失的红外热像测试方法是评估锅炉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对DB35/T 1472-2014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测试环境应满足特定条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且不高于40℃,风速不超过5m/s。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测试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其次,在设备准备阶段,要求使用经过校准的红外热像仪,并确保其分辨率不低于320×240像素。同时,仪器需具备测温范围为-20℃至350℃的能力,并且精度控制在±2℃或读数的±2%以内。这些技术指标的选择旨在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测量需求,提高测试精度。
对于目标物的处理,标准强调要清除被测表面上的灰尘、油污等污染物,以避免影响图像质量。此外,还需保证被测表面处于稳定状态至少30分钟以上再开始拍摄,这样可以减少因热惯性造成的误差。
关于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例如,在选取测试点时,应均匀分布在锅炉外壁的不同高度和位置上,每个测试点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每次拍摄前都要调整焦距直至画面清晰为止,并记录下当时的日期、时间以及环境参数等信息。
最后,在数据分析环节,标准建议采用专业软件来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对热图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锅炉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高温区域或者冷点现象。如果发现有明显偏离正常值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工业锅炉表面散热损失红外热像测试方法》(DB35/T 1472-2014)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试流程和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工业锅炉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