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地土壤施肥的基本原则、施肥方法、肥料选择、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及施肥后的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绿地内各类植物的土壤施肥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Fertilization in Urban Green Spa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84-2015《城市绿地土壤施肥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绿地土壤施肥的技术要求,保障植物健康生长和生态环境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施肥原则
1. 因地制宜:根据绿地类型、土壤条件及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例如,对于贫瘠土壤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而对于酸性土壤则需调整pH值。
2. 适量适时: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造成环境污染或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施肥时间应结合植物物候期,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
3. 平衡营养:注重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促进植物全面发育。
二、肥料选择与使用
1. 有机肥优先:提倡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如堆肥、厩肥等,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2. 化学肥料补充:当需要快速补充特定养分时可适量使用化肥,但要严格控制浓度防止烧根现象发生。
3. 缓释肥料应用:推荐采用缓释颗粒肥,其缓慢释放特性有助于减少频繁追肥次数并降低流失风险。
三、施肥操作要点
1. 沟施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绿地,沿树冠投影边缘开挖环形沟槽深度约20-30厘米,将肥料均匀撒入后覆土压实。
2. 穴施法:针对乔木类植物,可在主干周围按一定间距打若干小孔,然后将肥料注入孔内再填平。
3. 喷洒灌溉结合:利用滴灌系统将溶解后的液体肥料随水一起输送到根系区域,既节水又高效。
四、环境管理措施
1. 监测土壤状况:定期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以便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2. 防止污染扩散: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肥料残留物进入水体或其他敏感区域,保护周边生态平衡。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绿地土壤肥力水平,促进植被良好发展,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