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免疫、监测、消毒、疫情报告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M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704-2015《规模化猪场口蹄疫防控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规模化猪场科学有效地防控口蹄疫。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这一定义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组织管理上,标准要求猪场应成立专门的防疫领导小组,由场长担任组长,并配备专职兽医人员负责日常防疫工作。这强调了领导责任和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生物安全措施,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包括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对进出场车辆、人员及物品进行全面消毒;设置隔离区用于新引进动物观察;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免疫接种是防控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标准规定猪群必须按照免疫程序接受疫苗注射,新生仔猪应在出生后7天内开始初免,并在28天后加强免疫一次。成年母猪每年需进行两次免疫。此外还强调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并做好免疫档案记录。
在疫情监测方面,要求猪场定期开展血清学检测,及时掌握猪群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要配合官方机构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饲料和饮水的安全管理。建议使用经过高温处理的全价配合饲料,并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禁止从疫区购入任何可能携带病原的物品。
总之,DB65/T 3704-2015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为规模化猪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口蹄疫防控体系。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口蹄疫发生风险,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