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托县炖鲤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按照该标准制作的托县炖鲤鱼。
Title:Tuo County Stewed Carp - Inner Mongolia Local Cuis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723-2014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托县炖鲤鱼》是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特色菜肴制作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托县炖鲤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托县炖鲤鱼的制作过程,保证其传统风味与品质。
首先来看原料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制作托县炖鲤鱼所用的鲤鱼必须是鲜活或冰鲜的黄河鲤鱼,且单尾重量应在500克至800克之间。这种规格的鲤鱼肉质最为鲜嫩,适合长时间炖煮而不失口感。此外,辅料如土豆、豆腐、粉条等也需选用优质食材,确保菜品的整体质量。
在制作工艺流程上,标准强调了选材、宰杀、清洗、腌制、烹饪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在宰杀鲤鱼时要保持鱼体完整,去除内脏但保留鱼鳞,以增强炖煮后的香味;腌制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钟,使用适量的盐、姜片、葱段等调料,既能去腥又能提升风味。炖煮过程中火候的掌握尤为重要,先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使各种配料的味道充分融入鱼肉之中,达到汤汁浓郁、肉质酥烂的效果。
感官指标方面,标准描述了成品应有的外观、色泽、香气、滋味等特征。托县炖鲤鱼应呈现出金黄色泽,鱼肉质地细腻,入口即化,汤汁醇厚且带有淡淡的豆香与蔬菜清香,整体口感层次丰富。同时,还要求无明显杂质,无异味,符合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理化指标则限定了菜品中一些关键成分的含量范围,比如蛋白质不得低于一定数值,脂肪含量也要适中,以满足营养需求并兼顾健康饮食的理念。卫生指标更是严格,规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上限值,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总之,《DB15/T 723-2014》为托县炖鲤鱼这一传统美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制作规范,既传承了地方特色又融入了现代食品工业的理念,对于推动当地餐饮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