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扒牛排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草原扒牛排。
Title:Inner Mongolia Local Dish - Grassland Braised Beef Steak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771-2014 内蒙古地方菜 草原扒牛排》对草原扒牛排的制作进行了规范。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标准中规定了草原扒牛排的主要原料应选用呼伦贝尔大草原生长的优质牛肉,这种牛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标准要求牛排的厚度应在2.5至3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肉质的鲜嫩多汁,又便于烹饪时内外熟度一致。
在调料使用上,标准指出应采用传统蒙餐调味料,如胡尔达巴、孜然粉等,并强调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或防腐剂。此外,扒制过程中需控制火候,先用大火快速锁住肉汁,再转小火慢炖,确保牛排外焦里嫩。
关于成品质量,标准要求牛排表面呈金黄色,切开后内部颜色均匀,无血水渗出,口感鲜嫩且带有浓郁的草原风味。每份牛排重量应在200克左右,以满足消费者的食用需求。
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草原扒牛排的传统特色,也保障了其品质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对于弘扬内蒙古地方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