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葱土豆泥的原料、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沙葱土豆泥的制作与经营。
Title:Inner Mongolia Local Dish - Chopped Leek and Potato Ma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751-2014《内蒙古地方菜 沙葱土豆泥》是一项关于内蒙古特色菜品制作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沙葱土豆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首先,标准明确了沙葱土豆泥的定义:以新鲜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配以沙葱等辅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这一定义强调了产品的核心成分及其地域特色。
在原料要求上,标准规定马铃薯应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新品种,如克新系列或东农系列等。同时,沙葱需采用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野生沙葱,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品质。
制作工艺部分详细描述了从选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包括马铃薯的清洗、去皮、切块、蒸煮直至捣碎成泥的过程;以及沙葱的采摘、清洗、切段并在适当温度下快速冷冻保存的方法。整个流程注重操作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对于成品的感官指标,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色泽应为均匀的浅黄色,具有沙葱特有的清香气味,口感细腻滑润且无杂质。这些指标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产品。
理化指标则涵盖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范围。例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脂肪含量不超过5%,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少于60%。
卫生指标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要求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5 CFU/g,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并且不得含有致病菌。此外,还规定了铅、镉等重金属限量值,保障食品安全。
检验方法部分提供了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参数,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DB15/T 751-2014通过对沙葱土豆泥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旨在提升内蒙古特色菜品的整体水平,促进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