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糕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粉、红糖(或白糖)、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蒙古糕产品。
Title:Inner Mongolia Local Food - Mongolian Cak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815-2014 内蒙古地方标准 蒙古糕圐圙》是关于蒙古糕圐圙制作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明确规定了所使用的面粉必须为高筋小麦粉,且要求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2%,这样的选择能够保证成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对于糖类原料,推荐使用白砂糖或绵白糖,并且纯度需达到99%以上,以确保甜味纯正且不会影响整体口感。
其次,在制作工艺方面,标准强调了发酵过程的重要性。要求将面团在30℃至35℃的环境下进行一次发酵,时间为60分钟至90分钟,这样可以使面团充分膨胀,增加松软度。接着进行二次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25℃至30℃之间,时间约为40分钟至60分钟,这一步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风味和质地。
再者,关于蒸制环节,标准指出蒸锅内的水温应该保持在100℃左右,蒸汽压力维持在0.1MPa至0.15MPa范围内,蒸制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这样的条件可以确保蒙古糕圐圙受热均匀,避免出现夹生或者过熟的情况。
最后,成品质量检验部分提到,蒙古糕圐圙的外观应当呈金黄色,表面光滑无裂痕,内部组织细腻紧密,不得有气泡存在。此外,还要求产品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和淡淡的麦香,入口即化,回味悠长。
通过上述对原材料、工艺流程以及最终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标准,从而制作出符合规范的蒙古糕圐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