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扒肉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制作工艺、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传统菜肴扒肉条的制作与经营。
Title:Inner Mongolia Local Dish - Braised Meat Strip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725-2014《内蒙古地方菜 扒肉条》是一项关于内蒙古特色菜肴制作的标准。这项标准对扒肉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扒肉条这一传统美食能够保持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扒肉条是以新鲜羊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传统食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制作过程提供了基础指导。
其次,在要求部分,标准对原材料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所使用的羊肉必须是健康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新鲜羊肉,同时对其他辅料如盐、酱油等的质量也作出了明确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对于扒肉条的感官指标,标准详细描述了其色泽、气味、滋味及组织状态等特性。例如,要求成品应具有红亮的颜色,浓郁的肉香,咸淡适中的味道以及均匀细腻的肉质结构。这些具体描述有助于生产者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在理化指标方面,标准设定了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一定数值,并限定了脂肪含量的最大值。这样的设定既保证了营养成分的充足性,又避免了过高的脂肪摄入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微生物指标同样被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以防止因细菌污染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等问题发生。标准规定了允许存在的最大菌落数量以及其他相关微生物指标的具体数值。
关于检验方法,则介绍了如何正确地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的方法步骤。比如使用专业仪器测定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通过感官评价来判断产品的外观与口感等。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案以及判定规则等内容,使得整个检测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当产品不符合本标准时,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不合格品,并采取措施改进生产工艺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为止。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上,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比如要求包装材料无毒无害,并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运输过程中需注意防潮防晒;储存环境则需要干燥通风且远离热源等。
综上所述,《内蒙古地方菜 扒肉条》(DB15/T 725-2014)不仅传承了内蒙古地区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且通过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促进了该菜品质量的提升与发展。这对于推动地方特色餐饮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