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杏设施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配置、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植株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杏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eltered Cultivation of Apric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022-2015)是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杏树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管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该规程强调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优良品种。例如,“宜选用‘金太阳’、‘凯特’等耐寒、丰产的优良品种”,这不仅考虑了品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还结合了河南省的实际气候条件,确保栽培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在苗木繁育环节,规程指出“嫁接苗砧木应选用山杏或毛桃”,并且要求“嫁接口以上部位无病虫害”。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同时减少后期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难度。
再者,关于设施环境调控,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温湿度控制标准。“定植后初期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这样的环境设置能够满足杏树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
另外,在肥水管理上,规程建议采用平衡施肥原则,并且特别提到“开花前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坐果后增施钾肥。”此外,浇水时要注意避免积水,防止根系腐烂,特别是在雨季要加强排水措施。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定期喷洒石硫合剂等广谱性杀菌剂预防霜霉病、黑斑病等真菌性疾病;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控制蚜虫数量。”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保障杏树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杏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022-2015)从品种选择到具体栽培技术细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对于推动当地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