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莜麦品种青引3号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莜麦产区青引3号种子的生产。
Title:Oat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ingyin No. 3 - DB63T 1364-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64-2015《莜麦青引3号种子生产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莜麦青引3号种子的生产流程,确保种子质量。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1. 品种特性:该标准强调莜麦青引3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
2. 播种要求: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佳播深为3-5厘米。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以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3. 田间管理:苗期需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肥争水。拔节期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锈病和蚜虫。
4. 收获标准:当全田80%以上的籽粒变黄且茎秆干燥时即可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避免机械损伤影响后续种子质量。
5. 种子处理:收获后应及时晾晒,使水分含量降至12%以下,然后进行精选分级,剔除杂质及不饱满颗粒。入库前还需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活力符合国家标准。
以上内容为莜麦青引3号种子生产的重点环节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保障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