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汽电车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系统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公共汽电车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管理。
Title:Public Transport Security Preven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Part 1: Public Bus and Trolleybus Security Preven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2.1-2015《公共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 第1部分:公共汽电车安全防范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汽电车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升公共交通领域的安全性。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安全防范系统组成
本条款规定了公共汽电车安全防范系统应包括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和乘客紧急报警装置等。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应当覆盖车内主要区域,确保无死角监控;报警系统需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则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保证其功能正常。
4.3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根据标准要求,视频图像质量应达到一定标准,如分辨率不低于720P,帧率不低于25fps。此外,录像存储时间不得少于30天,以备后续调查使用。同时,系统还应具备一定的智能分析功能,例如自动识别异常行为或物体,并发出预警信号。
4.4 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的设计同样至关重要。标准指出,报警装置应安装在易于触及且显眼的地方,并配备清晰的操作指示。当触发报警时,系统不仅要在车上发出声光提示,还需通过无线网络或其他通信手段向指定接收端发送警报信息。此外,为防止误报,系统还应该设有防误操作机制。
4.5 乘客紧急报警装置
针对乘客紧急报警装置,标准强调了其位置选择的重要性。它应当位于靠近驾驶员区域但又不妨碍司机视线的地方,以便于乘客在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迅速求助。装置本身必须耐用可靠,具有防水、防尘等功能,并且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基本工作状态。
4.6 系统集成与维护
最后,关于系统的整体集成以及日常维护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标准建议采用统一平台来管理所有的安防设备,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并方便故障排查。对于定期检查与保养,则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表,确保所有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以上就是对DB11/T 1162.1-2015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该标准通过对公共汽电车安全防范系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有效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心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