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茎尖超低温离体保存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保存条件及复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及相关研究。
Title:Potato Stem Tip Ultralow Temperature In Vitro Pre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48-2015《马铃薯茎尖超低温离体保存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如“超低温保存”是指将材料置于液氮(-196℃)或类似温度下保存的方法。“茎尖”指的是从马铃薯植株上取下的顶端生长点,通常包含几个叶原基和分生组织。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确保不同机构和个人在执行过程中有共同的理解基础。
材料准备
标准要求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马铃薯植株作为供试材料,并且强调了采样时间的重要性。最佳采样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此时植物生长旺盛,细胞活性较高。此外,还规定了样品采集后的处理方式,包括立即放入冰浴中并尽快运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保存效果的好坏,因此需要严格遵守。
处理方法
在处理阶段,标准详细描述了脱毒处理的具体步骤,比如使用70%酒精浸泡30秒后转入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0分钟。这一步骤是为了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保证保存材料的质量。另外,在解冻过程中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如先在40℃水浴中停留1分钟,再转入室温),可以有效减少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的损伤。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保存效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每批实验中至少设置两个对照组,一个为空白对照,另一个为阳性对照,用于评估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还建议定期检测保存样本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以监控保存库的状态。
安全与环保
考虑到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有毒化学试剂,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妥善处置废弃物等。此外,对于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比如合理安排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流程。
综上所述,《马铃薯茎尖超低温离体保存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材料准备到最终保存的一系列完整流程,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详尽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种质资源保存的成功率,同时也促进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