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东北林蛙蝌蚪阶段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东北林蛙蝌蚪的健康养殖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Northeast Forest Frog Tadpo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265-2015 东北林蛙蝌蚪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东北地区林蛙蝌蚪养殖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3.术语和定义
- 健康蝌蚪:指没有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且生长发育正常的东北林蛙蝌蚪。
- 病害:由病原体引起,影响蝌蚪正常生理功能的现象。
- 虫害:由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对蝌蚪造成伤害的行为或现象。
4.环境控制
4.1 养殖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残饵,防止污染水质。
4.2 水质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要求pH值维持在7.0-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氨氮浓度不超过0.5mg/L。
5.预防措施
5.1 在蝌蚪投放前,应对养殖池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常用药物包括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5.2 定期监测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
5.3 饲料投喂要科学合理,避免过量投食导致水质恶化。
6.病害诊断与治疗
6.1 对于出现病症的蝌蚪,首先要准确判断病因,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肠炎、真菌感染等。
6.2 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抗细菌感染,采用抗真菌药剂处理真菌性疾病。
6.3 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药物残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7.虫害防治
7.1 蝌蚪养殖期间可能会遭受蚊蝇幼虫、水蚤等小型生物的危害,需加强日常巡查。
7.2 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罩等方式减少外界害虫侵入,同时利用生物天敌如捕食性鱼类来控制虫害数量。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以及推荐使用浓度范围,供养殖户参考选用。
以上内容基于DB22/T 2265-2015标准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从而提高东北林蛙蝌蚪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