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基础设施、预警系统、应急预案和培训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导则》(DB35/T 1415-2014)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其中包括设立自动气象站、雨量计等观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这不仅能够及时捕捉到气象变化情况,还能为灾害预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例如,第4.1节指出:“每个乡镇应至少设置一个自动气象站,站点布局需兼顾代表性与经济性。”
在信息传播方面,标准强调要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网络。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农户,提高他们应对突发天气的能力。第5.2节提到:“村级应配备至少一名气象信息员,负责接收并传达上级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应急演练的重要性,要求定期组织村民参与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增强自救互救技能。第6.3节规定:“每年应开展不少于两次针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应急演练,重点锻炼人员疏散和物资转移能力。”
这些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通过落实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