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火蚁防控效果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红火蚁防控效果的评价及相关活动。
Title:Evaluation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 Control Effec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323-2014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红火蚁防控效果的评价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红火蚁防控效果的评价工作。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对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文件为红火蚁防控效果评价提供了基础依据。
3. 术语和定义:对“红火蚁”、“防控效果”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防控效果”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程度。
4.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物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生物指标主要评估红火蚁种群密度变化;环境指标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指标则衡量防控活动对当地经济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5. 评价方法:规定了具体的评价流程和技术手段。如采用样点法测定蚁巢密度,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公众满意度等。
6. 结果表达与判定:要求将各项指标量化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并按照既定标准判断防控效果等级。通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
7. 报告编制:强调报告内容应全面客观,包含基本信息、实施过程、数据分析以及建议等内容。
8. 持续改进:鼓励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防控策略和技术方案。
以上就是DB44/T 1323-2014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款及其含义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