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民政社区数据的代码结构、编码规则及应用要求,以实现民政社区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民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在社区数据采集、处理、交换和管理中的代码使用。
Title:Code Specification for Civil Affairs Community Data - Part 1: Co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456.1-2014民政社区数据规范第1部分:代码》是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民政社区数据的编码标准。这一标准为福建省范围内的民政社区数据提供了统一的编码规则,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首先,该标准对社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编码定义。例如,社区名称、地址、人口数等基本信息都有对应的编码规则。这些编码规则要求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并且在不同系统之间保持一致。例如,社区名称编码应与实际名称完全匹配,不得出现简写或别名。
其次,在组织机构编码方面,标准规定了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机构的编码方式。每个机构都有唯一的编码,这有助于明确管理责任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于机构之间的隶属关系也给出了编码说明,便于构建完整的组织架构图。
再者,关于人员角色编码,标准明确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角色分类及其对应编码。包括但不限于社区书记、主任、网格员等职位的编码规则。这种细致划分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任务分配。
另外,标准还涉及到了一些特殊群体的编码,比如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通过给这些人群赋予特定编码,可以更好地提供针对性服务和支持。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标准强调了数据更新维护机制。要求定期检查和更新编码库,保证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还提出了数据共享交换的技术要求,以促进跨部门协作。
总之,《DB35/T 1456.1-2014民政社区数据规范第1部分:代码》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福建省民政社区的数据编码工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