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硬头黄竹低效林抚育复壮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硬头黄竹低效林的抚育和复壮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of Low-efficiency Hard-head Yellow Bamboo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909-2014硬头黄竹低效林抚育复壮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硬头黄竹低效林抚育复壮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硬头黄竹低效林的含义。它是指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管理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低下且生态功能减弱的硬头黄竹林分。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对象范围。
其次,“抚育措施”章节强调了对低效林进行合理采伐的重要性。具体要求包括:采伐强度应控制在30%-50%之间,确保保留足够的母竹以维持种群延续;同时要避免过度采伐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此外还指出,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伐最为适宜,这样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促进新梢萌发。
再者,“复壮技术”部分提出了具体的复壮方法。其中包括通过施肥来改善土壤肥力,建议每年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每公顷施用量约为20吨左右;另外还需定期清理林地内的杂草灌木等竞争性植被,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已经衰老退化的竹林,则需要采取更新造林的方式来进行彻底改造。
最后,“监测与评估”条款要求建立长期跟踪监测体系。每隔三年应对林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抚育方案。特别是要注意观察竹笋出土率、成活率以及生长高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以上是对《DB51/T 1909-2014硬头黄竹低效林抚育复壮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分析。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现代林业科学管理的理念,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可遵循的标准依据。